2023年陕建优秀人物事迹最新6篇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最新6篇陕建优秀人物事迹篇1人物简介:黄旭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新寮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曾任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建优秀人物事迹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最新6篇

绝对真实可靠的事迹材料才能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回顾一些杰出的事迹,相信大家一定深有感触,那么是时候记录好一篇事迹材料了,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陕建优秀人物事迹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篇1

人物简介:

黄旭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新寮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曾任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曾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作为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事迹材料:

结缘核潜艇

黄旭华原籍广东省揭阳市,1926年3月出生于广东海丰田墘镇。在家乡读过初中后,为了进入有名的省立高中,年少的他步行数十公里跋山涉水去广东梅县再辗转广西桂林中学求学。从小生长在海边的他,战乱中见到日军的舰艇炮击沿海城市,他就暗下决心,要为振兴祖国造船事业作出贡献。就为了这个目标,他在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的时候选择了船舶制造专业。从此,黄旭华与船舶、舰艇结下了不解之缘。1949年,黄旭华从上海交大船舶制造系毕业。青年时代的黄旭华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开始了为党奉献一生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黄旭华开始从事舰船研制工作,先后从事过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研究设计工作。然而,他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和核潜艇连在一起。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中央请求研制导弹核潜艇,党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核潜艇研制马上进入准备状态,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制造专业的黄旭华被选中参加研制。1959年,前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访华,我国领导人希望前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中国人造不了核潜艇,只要前苏联有,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赫鲁晓夫的傲慢令毛泽东发出巨人的怒吼: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从那时起,黄旭华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潜艇拴在了一起。

“蓝色巨鲸”出海

1958年国家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之后,当时年仅32岁的黄旭华便与一批科研人员告别家人,隐姓埋名来到偏僻的半岛上,开始研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在当时中国这样一个舰船制造基础薄弱的国度,进行这项尖端复杂的国防科研是很困难的。当时困难之大,今天难以想象:没有特厚钢材的加工设备,甚至连核潜艇专用的特殊高强度钢板的研制工作也没有开始;艇上成千上万的零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涉及全国24个省市的2014多家工厂和科研单位,工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尤其关键的是当时我们的核工业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国外可借鉴的资料和发表的论文真假难辨,每查阅一份资料都要求用 “第三只眼”去认真分析、反复试验。1962年,这项工程不得不暂时下马,但仍保留部分技术骨干继续关键技术的研究。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给研制工作吹来了东风,核动力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1965年,中央批复同意该工程上马,我国的第一艘核潜艇从此正式开始研制。

谁能想到,在研究工作开始时只有黄旭华等少数人搞过几年苏式仿制潜艇。核潜艇是啥模样,大家都没见过。研究探索过程中,他们弄来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拆了装、装了又拆,而对 “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黄旭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潜艇的形状。他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艇体的形状。常规潜艇因大部分时间可水面航行而大多采用适应水面航行的常规线型,而核潜艇大部分时间在水下航行,为了尽量减少水对潜艇的阻力,必须采用水滴型体。为了掌握水滴型体水下和水面航行的操纵性,美国采取了分三步走的办法。我们是不是要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呢?黄旭华带领设计人员一头扎进综合性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在解决我国核潜艇建造以及如何一步跨越美国几代产品,进入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水平等重大技术决策上,黄旭华和其他研究人员共同组织,依靠广大科技人员,从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出发,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这 “三件法宝”,工程终于取得了巨大进展。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及其团队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几万个数据,解决了核潜艇的操纵性问题,核潜艇外形设计三步并作一步,成功研制出了水滴型。这之后,科技人员又围绕着新式潜艇的15个难题展开了攻坚战。最后,这些难点又被综合为七大技术关键。技术攻坚战打得十分漂亮,从1965年~1970年,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些成果已经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核潜艇各项性能也均超过美国的第一艘核潜艇。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的 “蓝色巨鲸”下海试航!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 “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1981年,我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1988年,我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为一支战略性军种。

首位亲自下水深潜的总设计师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深度在南海作深潜试验。这一年黄旭华已经62岁。内行人都明白,这是一次重要的试验,也是一次最危险的试验。几百米在地面上再平常不过,但在水下这可是核潜艇下潜的极限深度,具有很大的危险性。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核潜艇 “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中还未接近极限深度300米时出事了,核潜艇和艇上160多人全部葬身海底。世界上曾有10多艘核潜艇在进行试验或航行时沉没了。

中国只有常规潜艇下潜经验,而核潜艇要复杂得多、危险得多。这艘从里到外全部由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核潜艇,能闯过首次深潜试验的大关吗?黄旭华和同事们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才决定下潜。按说试验时黄旭华在指挥艇上坐镇指挥就可以了,但他为增强参试人员的信心和掌握第一手试验资料,坚持上艇亲自作深潜试验:50米、100米……当到达设计深度时,核潜艇的艇壳每平方厘米要承受几十公斤的压力,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 “咔哒” “咔哒”的声响,在水下几百米深处听起来真有点令人毛骨悚然。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胜利。终于潜艇在设计要求深处一切完好,深潜试验成功了!黄旭华成为世界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是干什么的,也由于研制工作实在太紧张,从1958年~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探望双亲。30年来,他的8个兄弟姐妹不知道他在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这个儿子在干什么,母亲从60来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30年,别梦依稀。面对亲人、面对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30载,默默无闻、寂然无名。正是这些无私的科技工作者,在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用智慧、用无坚不摧的爱国精神,书写出了壮丽的核潜艇诗篇。

黄旭华院士曾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如今年过八旬的他虽已退下一线,但仍在为国防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孜孜不倦、献智献策。

主要成就

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他作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严格执行上级指示,处理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并荣获船舶工业总公司个人一等功。曾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1958年,聂荣臻元帅以战略家的勇气向中央请求搞核潜艇,党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核潜艇研制马上进入准备状态,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黄旭华说,“船”和“艇”沾边儿,组织上则看中了他宽阔前额下面潜藏的智慧。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提出希望苏联帮助,但赫鲁晓夫认为,中国人造不了核潜艇,只要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赫鲁晓夫的傲慢,令毛泽东发出巨人的怒吼: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从那时起,黄旭华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潜艇拴在了一起。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谁能想到中国的核潜艇竟是从玩玩具开始的。当时,只有黄旭华等少数人搞过几年苏式仿制潜艇,潜艇和核潜艇有着根本区别,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他们弄来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拆了装,装了又拆,而“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黄旭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潜艇的形状。可不要小看这个形状,它对于在阻力很大的海水里航行的潜艇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艇体的形状。为了确定水滴线型的可行性,他和同志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试验,没有试验风洞和大型水池,没有厚钢板加工设备,关键的是中国还没有陆上核电站。1963年这项工程不得不暂时下马。1965年,二、六机部党组建议恢复研制工作,中央很快批复同意重新上马。

黄旭华十分清楚,研制核潜艇,美国走了三步,原苏联走了五步。中国怎么搞?照美式苏式,稳妥,但时间拖不起。一步到位,时间短,但风险太大。可是我们有什么理由非走别人的老路不可呢?就象战斗中不能走侦察兵走过的老路而要走侦察兵画给你最近的线路那样,黄旭华选择了“太多风险” 的路——三步并作一步——一步到位。

这是一条看似平坦却步履艰辛的路。当时,国外资料真假难分,虚实难辨。某外刊资料称:为保证导弹发射落点精度,美国打算在艇上装一个65吨重的大陀螺,以稳定其航行状态。但这么大的物体中国不能生产,设计组反复论证分析试验数据,表明没它也行。但专家争论激烈,人家比我们先进都用,我们不用,发射时潜艇翻了谁敢负责?打不中目标谁敢负责?黄旭华想:我们是独立研究,不是抄袭,有什么必要跟在人家屁股后边跑?既然试验可以不装,就应该相信自己的试验——不装,黄旭华拍板定案。后来得知,其实美国压根就没有装,黄旭华总算没上当。

这之后,科技人员又围绕着新式潜艇的15个难题展开了攻坚战。最后,这些难点又综合为七大技术关键。这些攻坚战打得十分漂亮,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些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中国的核潜艇,新婚不久,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后来他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历尽艰辛,中国的核潜艇终于搞出来了。

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

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

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

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内行人明白,这是一次重要试验,也是一次最危险的试验。所有参试人员明白,中国只有常规潜艇下潜经验,而核潜艇要复杂得多危险得多。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就是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160多人全部葬身海底,至今无法知道失败原因。这艘由里到外全部由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艇,能闯过中国核潜艇研制史上的首次深潜试验大关吗?包括有关专家都似有疑虑,有的参试人员做好了牺牲准备,向亲人嘱托了后事。黄旭华也明白:越是危险的试验,越需要沉着冷静,越需要精神集中。他和同事们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才决定下潜。按说,试验时黄旭华应在指挥艇上坐镇,但他为增强参试人员的信心和掌握第一手试验资料,坚持上艇亲自作深潜试验:50米、100米……到达深潜设计要求,艇壳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多处“咔嗒”、“咔嗒”地n向……终于,潜艇在设计要求深处一切完好,深潜试验成功了,消息传到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竟放声大哭。当下水试验的所有任务都按照预想顺利完成后,在场的科技人员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用智慧,用一种无坚不摧的爱国精神,书写出了壮丽的核潜艇诗篇。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 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篇2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征途中,一批年轻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投身基层,扎实工作,留下了他们踏实的脚印

书写着他们青春无悔的炫彩华章。

太和区城建局公共事业管理中心主任_,八六年出生,个头不高,稍显黝黑,在他身上总是显露出一股踏实向上的力量。2019年9月他到大薛街道挂职办事处副主任协管工业。到任当天,他就和街道工业副主任一起到重点企业检查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一周时间,就基本掌握了辖区主要企业布局和经营状况。当年10月,服从组织安排,他又兼任大薛村党总支书记,带领党员积极投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按照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要求,_既要负责大薛村疫情防控的安排,又要协助做好企业返锦人员的排查。但这个年轻人就是有种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劲头。大年夜他在街道应急值班,就对重点企业武汉返锦人员情况进行了摸底,大年初一清早他匆匆和家里人通了个电话,告知疫情防控工作紧迫、需要加班、不要惦记,就直接奔赴村里,与第一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起安排疫区返锦人员排查工作。

“让大喇叭响起来,把检查登记点设好,组织人员抓紧排查,让党员都行动起来……”到村后即投入工作,他和第一书记何康、村主任宋广江一起签下请战书,郑重誓师“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服从命令,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他们的信心与决心感染了党员和群众,志愿服务者迅速增加,在大薛村构建了一张疫情防控的工作网。

村里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_敏锐的认识到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十分重要。按往年惯例,初一过后企业人员就会陆续返岗。正月初二,_就和街道工业副主任一起研究企业疫情防控的办法,当天,带领工业办和街道值班人员逐家电话摸排辖区企业人员返锦情况同时要求企业延缓开工。2月1日,正月初八,_和工业办12名机关干部又分成4组,到企业逐家下发防疫告知书和开工承诺书,叮嘱企业9日之后再按要求有序开工。

第二天,2月2日,他们再次走访开工企业,检查企业防疫和安全生产情况。也是当天,因分工调整_正式接手主管工业。紧急受命,他肩上的担子一下重了很多。但企业复工再即,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_二话不说立即进入角色,对辖区企业疫情防控采取更严格认真的监管。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筹安排下,他将工业部门人员分为三组,一组负责4个业务局的疫情排查上报,一组负责辖区开工企业每日防疫和生产经营情况,另一组负责疫情防控卡点执勤。在_的带领下,疫情面前,工业部门的同志们展示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特质,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作为工业的分管领导,二十多天来,_一直奔波在辖区企业之间,协调防护和消杀物资,检查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解决有序复工生产存在的困难……非常时期,没赶上吃饭,不能及时回家,都是正常的,能得到企业的支持和配合,既做好疫情防控,又保持企业经营,才是_最开心的。

看到全省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消息,_高兴的像个孩子,他说“省里还出台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我们还要加油挺住,不但要控制住疫情,还要促进企业开工,推进项目建设,相信,美好的明天就要到来了!”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篇3

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不能忘记战争,不能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22020年8月15日更是极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年纪念日,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兴奋的节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泸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军士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的抗战。

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了,中国人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们中国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跟那些抗日英雄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就没有现在强大的新中国。在这8年的抗日战争中,无论是在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还是在百团大战中,是无数的战士们抛颅头,洒热血,他们是抗战中最伟大的英雄!是他们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民族不可欺!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很多年,里面的抗日战争小英雄王二小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董成瑞的名字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没有战士们的浴血奋战,那我们的国家就不复存在,那我们的民族就不复存在,那人民的自由和尊严就不复存在,我们今天享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抗日英雄们的鲜血白流!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为中国更加强大奉献一生。牢记英烈,开创未来!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篇4

__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正值新春佳节的大江南北进入了严峻的抗“疫”之战。疫情动态不仅时刻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开启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阻击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东昌里社区青年团员志愿者周梓煜,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战“疫”,自觉充当防疫工作的“宣传员”和“战斗员”,带上红袖筒、拿起测温枪、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网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为抗疫战线的一枚螺丝钉,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认真,耐心细致,热情大方,忠于职守,谱写了优秀团员的时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现,得到社区居民和党群服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周梓煜的家长对于他坚持志愿服务的行为也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父母的支持更坚定了周梓煜奋战的信心和勇气。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在这场“战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他在寒风中扎根社区,不厌其烦劝导居民减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旧坚守,不知疲惫测量居民体温,他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这些日子,感谢有你相伴。正是一个小小的“我”,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我们”,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点赞。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篇5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红旗帜,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防疫工作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县国资局_同志作为包联县供电公司生活小区防疫防控小组负责人,坚守岗位、恪尽职守,靠前担当讲政治,甘于奉献顾大局,带领小组全体成员奋战“疫”线,将辖区居民的健康扛在肩上、护在身后,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担当、奉献和服务中高高飘扬,他是疫情最美逆行者。

实事求是,工作耐心细致,有方法

县供电公司生活小区共有业主346户,小区住户多、老人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包联人员少,为开展工作带来了不小难题。针对复杂情况,他组织召集包联人员、润洁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电力公司人员召开疫情防控落实会议,传达精神、梳理问题、分配任务、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带领大家对346户住户前后进行了4次梳理排查,做到全覆盖无盲区,为全面掌握小区人员流动情况和落实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身体力行,关怀无微不至,有温度

包联小区的户主多,许多居民对于疫情的认识不深,经常出入小区,而且小区内老年人居多,部分老人每日依靠儿女送菜送饭,照料起居。连日来,陈长增同志身体力行逐个单元楼道张贴通告,每日入户走访排查重点人员,特别是对于登记的武汉及外地返乡人员,每日早晚电话随访,询问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关心提醒无微不至。不顾寒风凌冽,_同志总是站在小区门口,为来往行人亲自示范口罩的使用方法及日常相关消毒知识,不厌其烦为住户讲解防疫各级政策和相关知识,安抚居民情绪,告诉大家不要过度恐慌,做好自我隔离,发现感冒发烧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询问各户所需的物资,帮忙购买亲自送到家中。

恪尽职守,坚守原则底线,不放松

对于原则性的问题一点也不打折扣,坚决不允许有任何违反工作规定的事发生。这天,小区内有一户居民过生日,她的儿媳妇带着两个孩子拎着蛋糕,兴冲冲的来给庆贺,我们在进门登记时了解到她并不是本小区的住户,根据规定禁止入内,该女子百般求情,请求通融。陈长增同志说道:“百善孝为先,给老人过生日孝心可嘉,但是鉴于现在的疫情严峻形势和各级严格要求,非本小区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可以把蛋糕放在门卫室,一会让老人来取或者我们代为送达。”该女子仍在小区外的栅栏处僵持,不一会家属过来,也请求通融。他坚守原则,一再强调现在是抗击新冠肺炎的非常时期,生日聚餐易造成病毒的传播,违反相关规定是不可取的。该女子和其家属情绪激动,并以家属在派出所上班为由要挟道不怕报警,执意要求放行,_同志当仁不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道理讲规定,最终劝退了该女子和其家人,成功地化解了这起矛盾冲突。路过的小区居民纷纷点赞,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讲原则,守底线,特殊时期,任何人都不能突破制度的底线和原则。守护住小区的群众安全就是我的底线和使命,防疫防控工作我们做的越严格,越细致就是越对社区的群众负责。

陕建优秀人物事迹篇6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看着电视吃着东西,突然一则新闻上说:我国出现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有九人确诊。我就没有在乎,心想:不就几个人而已嘛,离我那么远,一定有办法治好的!

刚过了一天后的一个晚上,新闻上又播出说又有几十个人得了这种肺炎,还有几人已经失去了生命……但是根据科学家的实验证明,这是一种细菌,通常都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比如:果子狸、老鼠、蝙蝠等。新闻上还说,这种病菌可以通过口鼻,呼吸道,空气等传染。我忽然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我想:看来我以后要小心点才行!

又过了几天,新闻上说:全国感染人数每天成百成千的上升,让大家不要出门了,拒绝走亲访友等一切活动,除非购买正常生活必须品。我一听连出门儿都不能,我还咋出去玩呀?就在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了这种病的严重性,所以最近我都不能出门了。

年三十的这个晚上,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对那些小品、相声都赞叹不已;那些歌手舞者们真是美丽如花儿。整个春晚都充满着欢声笑语。但是每年到凌晨十二点都会放烟花。可是今年大家都听从国家号召没有一个人放烟花。

直到今天我们还需戴着口罩才能出去。我真想这次疫情赶快过去,全国人民都好起来!正月初四这天天晴了,妈妈说:天一暖和,病菌都会消失的!我一听有办法对付病毒了,顿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在这次疫情战争中学到了:以后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手,不吃野生动物。在有不良疫情发生的情况下,听从指挥,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希望全国人民都生存在健康的环境里,我们也能安心投入学习!

推荐访问:陕建优秀人物事迹最新6篇 事迹 优秀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