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植保专业组织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摘要 分析了吴江市当前农药使用情况,在借鉴他处建立植保专业组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吴江市植保专业化组织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农药使用现状;植保专业组织;成功经验;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155-02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服务的社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借鉴成功经验以及开展调查问卷等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市发展植保专业化组织的模式,以供决策者参考。

1实事求是,认清农药使用的现状

目前我市农药使用呈现3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家家忙防治。我市的土地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虽有土地流转集中的种田大户,但所占比例较少,没有改变病虫害发生时户户有农药、家家忙防治的局面。二是劳力老年化。施药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多为小学和初中文化,且老年化趋势明显,接受能力较差,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阻力。三是施药器械落后。施药器械仍广泛采用20世纪70年代手动的小喷雾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这3个特征给农药使用带来了诸多问题。

1.1农业技术到户率低

现有的植保技术服务体系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从市镇到村到户逐级推广。这种体系费时费力,不能及时地传达病虫害防治信息,技术到户率低,仅为60%左右,不能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作用。在病虫害突发或大发生年份,这种植保技术推广模式带来的弊端表现得更加明显。

1.2农药使用量过多

据统计,2007年我市农林生产共使用纯农药106.4t,农药使用强度为2.46kg/hm2,与近几年相当,没有达到农药减量使用的目标。据调查,我市84.5%的农户认为当前农药使用量过多。生产中擅自增加用药次数、用药量和打太平药、保险药等滥用农药现象普遍存在。

1.3农药有效利用率低

由于施药观念和施药机械落后,导致不合理使用农药现象严重,尤其是施药机械合格率低,“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药液流失严重,农药有效利用率仅30%左右,其余绝大部分农药飘移、蒸发至空中和流失到土壤、水域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4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药过量使用、违禁农药使用和农药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污染、品质下降、残留超标,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升到法律高度,只有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其他病虫害防治方法等综合措施,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5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农药过量使用、违禁农药使用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致使害虫天敌减少、重大病虫害猖獗,土壤酸化、孔隙变小、结构板结,土壤微生物和水生生物数量减少以及水体污染等。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有些是立即可以显现的,有些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但付出的代价将会是惨重的。

2集思广益,学习植保专业化成功做法

我市工业经济发达,多数农民都能进厂务工,在病虫害防治上,由于时间安排不过来,推迟防治时间,甚至漏防漏治时有发生。在全市针对是否愿意参加“统防统治”的调查问卷中,76.4%的农户持赞成态度,17.8%的农户无所谓,仅5.8%的农户不愿意参加。对每次能接受“统防统治”人工费用的调查显示,45元/hm2的占25.6%,60元/hm2的占14.8%,75元/hm2及以上的占34%,25.6%的人无所谓。从我市农村的劳力状况和调查结果来看,市场已在呼唤植保专业化服务。

2.1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市场化经营

组建植保专业队(公司),公开向社会招聘专业队队员,每个队员出资购置机动喷雾器和防护服,与植保站、乡镇农技站共同成为专业队股东。专业队采取企业化管理、股份制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把自身的技术、信息优势与专业队人员、器械优势整合在一起,在组织专业队实施重大病虫防治的同时,专业队还通过经营农药实现双收益。同时由于对专业队员采用公开招聘形式,不仅反映出这项工作是否顺应老百姓需求和市场要求,而且调动了机手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技术指导、运行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2.2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成立防治专业队

由政府出资,购买机动喷雾器和防护服,成立防治专业分队,实行有偿服务。每个分队装备一定数量的机动喷雾器和防护服,配备专业队员和植保技术人员。在器械的管理上施行3级负责制,将机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实行植保站、专业队和机手分级负责制。所有权归植保站,使用权交由各专业分队,各分队负责人对器械负监管责任,机手使用器械缴纳一定的折旧费。植保站定防治人工费用的指导价,具体防治形式、收费标准、收费方式由专业分队和农户自行协商。按照自愿原则,既要保证防治组织者的经济利益,使防治队员有稳定的务工收入,还要使防治有明显的保产、增效作用,三轮驱动,实现“多赢”。政府扶持还可采取对购买植保机动喷雾器和对机手实行财政补贴等形式。

2.3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建立新植保主体

实行土地有偿流转,使大面积土地相对集中,然后承包给种田大户,促进农业种植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如张家港市塘桥镇在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流转集中的土地承包给种田专业户,全程实行机械化耕作和专业化管理,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通过土地流转,塘桥镇把原来植保工作需要指导1.5万户兼职农户变成了指导400个专业大户,把原来的1.5万户台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变成了500台机动喷雾器,把原来从镇到村到组再到户的3级管理变成从镇到村直接到专业户的2级管理,建立起一个新的植保体系,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另外,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可获得政府补贴4 500元/hm2和租金4 500元/hm2,还可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厂务工,增加工资收入。

3大胆尝试,促进植保专业化组织快速发展

从上面的成功做法可以看出,发展植保专业化组织,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是完全可行的。借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吴江市植保专业化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利用横扇镇农机推广优势,率先在全市开展试点

经过几年的努力,横扇镇在水稻机插秧和机械化收割方面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目前全镇水稻机插秧率和机械化收割率接近90%,下一个目标是植保机械化,实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借鉴横扇成功的农机推广经验和利用横扇较完善的农机专业化合作组织,可在全市率先试点植保专业化服务,然后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努力提高植保机械化水平。

3.2政府财政扶持,加大对购机和农户补贴力度

在市镇两级财政的支持下,一是要加大对购置植保机动喷雾器的补贴力度,提高机手的积极性;二是统防统治人工费用完全由政府负责,农户仅需承担农药成本费,提高农户参加统防统治的积极性。按照水稻生长季节需要喷药6~8次,按每次人工防治费75元/hm2计算,政府仅需补贴450~600元/hm2,远低于张家港政府补贴4 500元/hm2的标准,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又可在政策上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3.3建立规章制度,规范专业化防治队管理

由市级植保和农机部门牵头,建立机手立卡建档管理制度、植保专业化防治队服务公约、植保专业化防治队管理制度、植保专业化防治队服务承诺制度、机手管理制度、农户投诉处理制度等,坚持以制度严管理,以管理促工作,以工作树形象,保障植保专业化防治队顺利健康发展。

3.4选能人任队长,成立植保专业化防治队

要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防治队的作用,专业队队长很关键。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农村文化较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中、青年、农业技术员、有影响力的农村能人和种田大户的积极性,聘请他们兼任专业分队队长。由分队队长选择机手,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成立植保专业化防治队,开展统防统治服务。

3.5组建专业协会,提供植保和农机技术服务

在植保专业化防治队成立时,同时成立由市镇植保人员、农机人员、分队队长、机手和农药经销商组成的植保专业协会,并制定协会章程,其中包括不同层次会员的责任、义务以及违章处罚等。除组织协会人员培训学习外,还由市植保站技术人员免费提供防治信息、高效药剂及防治技术,市农机部门人员免费提供植保机械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技术,提高专业化防治队的作战能力。

3.6集体组织防治,提高统防统治的可操作性

防治前,以村、组为单位,统一到镇农资生产商店按照植保部门技术指导要求购药,费用先由集体垫付,然后组织机手统一防治,向农户收取农药成本费,成本费也可在防治之前收取,也可由机手自带农药进行服务,人工费用和农药费用一起收取。集体组织防治,使原本需要分散防治的小田块变为统防统治意义上的“大田块”,提高了统防统治效率。经济条件好的村、组,农药成本费也可以完全由集体支付,完全达到病虫害防治农户不花一分钱。

3.7做好调解工作,避免机手和农户发生矛盾

为避免机手与服务对象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一方面要加强对机手的能力培训,要求能简单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常见病虫害、会正确施药、会检查防效,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机手的监管力度,严格实施《植保专业化防治队服务承诺制度》,保质保量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调解,按照实际情况,作出公平判断,维护双方利益。

推荐访问:植保 农业发展 建立 组织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