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材料类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新一轮高速增长期。在这个过程中,作力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的材料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材料类专业的进步,同时也对材料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材料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相关改革措施的推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 材料类专业;课程设置;就业状况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3—0140—07

一、本科教育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材料领域本科相关专业涵盖理学、工学2个一级学科,14个专业,目前所有进入“985”和绝大多数“211”理工类院校均设有材料类专业,反映出材料类专业在我国不仅数量比较大,质量也相当高。2003-2005年材料领域相关专业的毕业、招生和在校人数均平稳增长,其中招生人数3年间由34066人增长到43300人,增长了0.27倍,年均增长8.3%,显示了一个成熟的专业领域的特征,见图1。

(一)本科生课程设置

为了准确把握我国材料领域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情况,我们对本科生教育最核心的课程设置环节进行了调查。选取了14所大学(其中10所“985”院校、2所“211”院校、2所省属院校,以下分别用字母A-N对应表示)材料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对其总学时(不含实践课)和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这14所大学虽不能反映全部高校材料领域相关专业现状的全貌,但是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从中窥见我国材料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大致情况。

通过表1进行分析,结合掌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课程设置总量、公共基础课设置以及实践课程设置进行分析。

(1)各校之间课程设置总量差别较大,国内外均有类似的情况,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类专业总学时为2457,印度矿业学院为3078,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为2528。我国14所大学中,课程设置总量最少的为2328学时,最多的为3250学时。但我国各类课程设置又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①我们的“两课”教育的课程和课时数较多,外语、数学的课程和课时也明显多于国外,许多学校还有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的趋势。②大多数院校专业课程较多、课时量高。③课程内容实际容量小,教学过程中,辅助材料少,学生所需的课外准备、复习、作业等学习时间也少。④我国教育的传统,比较重视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学生也比较习惯于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相对缺乏在课外资助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保证培养质量,有的学校不得不增加课堂教学课时。

(2)公共基础课设置具有以下特点:①公共基础课的绝对量和比重都很大。②14所学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学分占理论课学分的比例均超过20%,最低为20.5%,最高为36.5%,显示了各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但值得指出的是,人文知识传授不等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工程师的人文素质。因此,同人文实践密切相关的非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应占适当比例。然而,从一些学校的培养计划可看出,在提高了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同时,并没有相应地提高非专业性社会实践环节的学分,甚至有一些院校非专业性社会实践环节不设学分,没有体现出应有的重视。同时,各学校普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亟待改变。③课程设置如何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尚未完全解决。所调研的学校中,只有一所大学在教学计划中制定了“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学分标准”,一所大学明确规定了“课外学习”的最低学分要求和教学方式,其他学校均未见明确规定。

(二)本科生就业概况

根据调研掌握到的数据,我们选取了9所大学的就业数据,其中,4所“985”院校、2所“211”院校和3所省属院校。被调研院校地域分布于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和中南地区,涉及8个专业,3078名学生。因此,所获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相关统计数据见表2。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材料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去向的构成:①行业内企业:48.6%;②升学:32.1%;③行业外企业:6.7%;④其他:12.7%。

在上述显性就业数据的背后,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两个问题:(1)隐性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据对位于北京的重点大学B的调查,2004年该校隐性就业率是11.71%。这里又分为四种,①找到一个挂靠单位而不去报到;②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认为其与辛辛苦苦工作却挣钱很少,不如“待业”享受生活;③找不到好工作又不肯“屈就”的,只能在家待业,继续择业;④考研落榜后,想要第二年重考而不准备就业的。这四类人加起来,构成了一支规模不可小觑的队伍。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这些毕业生缺乏积极就业的精神。(2)就业去向相对集中。图2和图3分别是位于东北的重点大学D材料类专业本科生2003—2005年去向地域构成和企业去向构成。可以看出,在地域构成中,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了留在东部(其中东北地区毕业生去向主要是留在本校读研),在去企业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选择了国有企业。上述情况反映毕业生无论在地域分布上还是在企业所有制上均相对集中。

(三)本科生就业对比分析

下面我们对两所重点大学D、E和两所地方大学C、H的本科生就业进行对比分析。图4是4所大学毕业生升学深造比例,可以看出,重点大学的升学率相对高于地方大学,只有2006年H大学的升学率高于D大学。并且重点大学的升学率相对稳定,地方大学的升学率相对波动较大。

图5是4所大学毕业生行业内企业去向比例,可以看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行业内企业去向比例相对低于地方大学,只有2005年G大学的行业内企业去向比例低于D大学。重点大学D、E的毕业生行业内企业去向比例在2004-2006年逐年降低,地方大学G、H的毕业生行业内企业去向比例相对波动较大。

图6是4所大学毕业生行业外企业去向比例,可以看出,4所大学均波动较大,重点大学和地方大学的区别不大。

图7是4所大学毕业生其他类型就业去向比例,可以看出,除E大学先下降后升高外,其余3所均先升高后下降,重点大学和地方大学的区别不大。

从重点大学A和地方院校B的毕业生去向看,可以得到两点结论,①重点大学和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去向不同。重点大学35-50%的毕业生选择了升学,地方大学这一比例大致为20-35%。②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行业内企业去向比例相对低于地方大学,这部分原因是由于重点大学的升学率高于地方大学。总体看来,材料领域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基本满足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没有出现大规模行业外就业现象。

(四)本科生就业质量反馈分析

在做好日常招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一些院校还进行了毕业生质量反馈工作。如E大学2006年组织33个小组走访调研了15个省市的140家用人单位和1300多名毕业生,调研主要采取座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受访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评价是:敬业、勤奋、务实、好学、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对毕业生整体素质的满意度高达97%以上(见表3)。毕业生对学校的综合评价为: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好,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对自身帮助较大。

总体看,用人单位对E大学的毕业生满意度很高,各项分数都很高,但是对上表结果仔细分析,也能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①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需要加强,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提出异议(不满意度0.71%)。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需要大力加强,这两项是满意程度中所得分数的最低项。

二、研究生教育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

(1)硕士生课程设置

根据文献和现场调研掌握的资料,我们选取了9所大学(6所“985”院校,2所“211”院校,1所省属院校)材料类专业硕士生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对其学位课的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进行了统计,见表4。

可以看出,7所大学无论在总学时、学分还是各类课程的比例上均差距是很大的。

总体看来,C大学是比较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学位课相对较多,能够对学生积极、认真地学习本专业课程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人文社科课程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较高,有利于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业课设置较多,这必然会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博士生课程设置

我们选取了8所大学(6所“985”院校,1所“211”院校,1所省属院校)材料类专业博士生相关专业的培养(教学)计划,对其学位课的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进行了统计,见表5。

值得指出的是,博士阶段的学习应区别于本、硕阶段的学习,应以独立学习和研究为主。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大量开设专业课程。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有利于工程科技人才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丰富其知识面的人文社科课程,同时应适量安排自然科学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C大学的培养计划较为合理。

(二)研究生就业

(1)硕士生就业

根据调研掌握到的数据,选取了3所大学(1所“985”院校,1所“211”院校,1所省属院校)材料类专业的硕士生的就业数据。被调研院校分别位于华北、东北地区,涉及3个专业,513名学生,见表6。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3所院校硕士生毕业去向的构成:①行业内企业:51.3%;②科研单位:13.1%;③高等院校:7.4%;④升学:5.5%;⑤其他:22.8%。

3所院校材料领域硕士毕业生中行业内企业和科研单位就业去向合计高达64.4%,说明大多数毕业后选择的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但仍有23%的其他就业去向。这其中除考取公务员和出国外,大部分是选择的行业外就业。

(2)博士生就业

根据调研掌握到的数据,我们选取了1所“211”院校正材料类专业的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被调研院校位于华北地区。涉及3个专业,123名学生,见表7。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E大学博士生毕业去向的构成:①高等院校:43.1%;②行业内企业:39.0%;③升学:8.9%;④科研单位:4.9%;⑤其他:4.1%。

总体看来,该大学材料类专业绝大多数博士毕业后选择的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中高等院校和行业内企业合计高达82.1%。其他就业去向仅为4.1%,这其中基本上是出国或灵活就业。

三、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工科类专业,尤其是对材料类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说,迫切需要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在保持与理论教学大致同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渐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专业大类组建实习、实训基地,注意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

(二)加强学校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管理

高校保持与社会的密切接触,经常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不同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认真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或修订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建议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由“高级专门人才”或“专门人才”变更为“复合型人才”,研究生则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研究型专门人才”或“高级人才”。一方面,高校要依据培养目标设定、变更或增加专业、制定教学大纲,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亦按此进行学习、科研和生活,锻炼将康体魄,培养自己独立完善的人格,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职业活动作准备。

(三)本、硕、博课程培养计划的分工与协调

建议本科阶段加强宽口径、普适性的培养方向;硕士阶段加大学位课学分、增加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有利于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专业课课程及实践课程;博士阶段的学习应以独立学习和研究为主、适当增加有利于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其知识面的人文社科课程。

(四)针对实践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需要保持与社会的密切接触,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不同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认真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或修订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五)不断完善对就业工作的指导

就大多数学校的二级学院而言,就业工作主要由分管副书记、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来承担,更多的是承担起传达就业信息的工作,还达不到就业工作专业化的要求。就业办公室大多也是由于人员、经费等问题,所起的主要是管理学生而不是服务学生的功能。因此,亟需增加就业部门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就业队伍的业务素质。还要加强就业作为一门课程的专业性指导,让学生把它作为一门理论课进行学习,更作为一门实践课进行实践。同时要认识到,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工作,只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就业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从专业的角度,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功夫,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各类职业指导中心、测评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也要关怀毕业生群体,尤其为各类“弱势毕业生”群体减轻压力,帮助他们独立自主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就业部门在就业统计中还要认识到,就业率是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数据,但就业率不能准确、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状态。对毕业生的就业统计,还应包括专业的对口性、工作的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就业单位地域分布、就业层次等多方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态的指标体系,使就业统计工作更具有科学性。

责任编辑 郭德侠

推荐访问:课程设置 类专业 思考 调查 我国